核心能力
人工水晶
人工水晶
石英元件的起點,從人工水晶的生長開始
希華晶體科技是業界少數,且是台灣唯一一間具備人工水晶生產、晶片設計加工到晶體元件封裝能力的企業。

1980年代,日本希華前身,明電舍水晶工廠開爐。
融合日本、俄羅斯、中國長晶技術與生長參數,提供人工水晶、晶片設計到完成品製造的晶體企業
超過30年長晶實績,配合市場需求開發大尺寸水晶材料,客戶包含電子、光學市場龍頭企業
現代電子產品倚賴合成晶體,不論從網通、手機、消費性電子到車用電子,都能看到希華的石英晶體與振盪器的產品應用。希華是台灣唯一能夠生長人工水晶,掌握晶體中重要上游材料的企業,結合豐富的長晶經驗與先進的製造技術與工藝,煉造出低雜質、低蝕刻、高純度、高品質的人工水晶。
精煉成就純粹
低雜質、低蝕刻、高純度、高品質的水晶材料
在100Mpa以上壓力、400度高溫長達200天的結晶、淬鍊重新溶解再結晶~高品質水晶誕生

天然礦石的選擇
從石英礦的選擇開始,挑選純度高、品質一致的天然石英礦,作為生產原料是對石英晶棒品質的保證。

使用高品質晶種
生長大尺寸高品質低蝕刻晶種棒,加工做為產品晶種,是人工水晶生長的關鍵因素。

準確的參數與管理
累積多年人工水晶生長經驗,依產品需求設計溫度、壓力參數,並準確生產控管,是確保品質與安全的不二法門。

業界最大的 6 吋人工晶棒
配合資通訊產品應用領域不斷開發,石英晶體近 20 年朝小型化、高頻化發展,以 MEMS 微機電製程成為各家晶體產業的核心技術能力。MEMS wafer量產尺寸由 2 吋、3 吋逐漸提升到 4 吋。隨著水晶加工技術提升,6 吋水晶材料是新的方向,希華經過 2 年開發於 2023 年 8 月完成第一爐 6 吋生長,為業界極少數具備 6 吋人工晶棒技術企業。6 吋水晶材料可應用於 TF、AT及其他角度應用加工,並可做超高頻材料基板,後續發展可觀。
Swept 晶體
隨著通訊與網路需求不斷提升,衛星與太空通訊的應用已從國家主導逐漸轉向企業推動,全球正積極建構新一代宇宙通訊基礎設施。
然而,在高輻射的太空環境中,石英晶體的頻率可能發生偏移,進而影響產品性能。其主要原因是放射線會改變晶體材料內鋁與鹼性金屬的結合,導致壓電定數產生變化,造成頻率不穩定。
「Swept」處理技術,則是在高溫環境下對人工水晶施加電場,使鹼性金屬遷移至晶體表面,再經研磨去除。如此處理後的晶體在輻射與太空環境中,壓電特性得以保持穩定,這類晶體即稱為 Swept 晶體。

產品規格

-
AT用晶棒規格
- Size 1~4吋
- ICD 1b~2
- ECD 1a~2
- Q 240萬~300萬

-
光學用晶棒規格
- Size 1~4吋
- ICD 1a~2
- ECD 1a~2
- Q 180萬

-
TF用晶棒規格
- Size 3~4吋
- ICD 1a~2
- ECD 1a~2
- Q 180萬

-
SAW用晶棒規格
- Size 3~4吋
- ICD 1~2
- ECD 1~2
- Q 180萬